闽南网11月18日讯(通讯员 林芷逸 闽南网记者 周怡楠 文/图)11月16日上午,2024年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主会场活动在漳州古城北广场举行。芗城区石亭塘边高跷队作为区级非遗传承队伍受邀参加非遗文化宣传普及区活动,在古城泮池广场开展巡游展演,这是塘边少儿高跷队第三次亮相漳州古城。
活动现场,小小传承人们身着传统花木兰服饰,脚踩高跷、手舞红旗,自信从容地展现行走的“空中舞蹈”技艺,童真童趣的文化演绎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往观看,现场喝彩不断、掌声连连。石亭高跷再次以独特的足尖精“踩”,成为漳州古城一处人见人爱的“移动景点”。
据悉,石亭高跷是南宋时帝族姻亲黄姓南下福建时传入,于清朝时从厦门五通传至塘边。由于塘边遍布着荔枝树、龙眼树、杨桃树,果实收获季节,黄氏便将踩高跷技艺用于陆地采摘。农闲时节,他们意犹未尽,玩起了踩在高跷上进行文艺表演的游戏,融合了音乐、舞蹈、杂技、戏曲等多种形式,逐渐发展成为既能强身健体又能陶冶身心的民间舞蹈艺术。一般的高跷高度在1—1.5米左右,而石亭高跷高达2.4米,圆径10厘米,重4公斤。
近年来,塘边社区积极创新融合这项“足尖”上的非遗,赋予新时代新内涵,探索保护传承新路子。2024年7月,成立少儿高跷队,吸纳5—15岁的少年儿童50余名参与高跷学习训练,推动石亭高跷走出“深闺”。今年来,相继在塘边社区、石亭党建公园、漳州古城和西湖生态园等地开展民俗踩街和巡游表演,火遍大江南北,深受市民群众喜爱和欢迎。